送参寥师归钱塘

送参寥师归钱塘朗读

我先大夫东南游,六年云水穷抉搜。吹嘘人物到方外,伯乐未忍轻骅骝。

老师一见心相投,气味要是同薰莸。尘埃岂解埋珠玉,自有宝气干斗牛。

作诗为文尽馀事,劲节凛凛横九秋。俗子欲交辄掉头,我友天下第一流。

虽遭谤骂不少避,年世久已同浮沤。我昨南来自炎州,师亦方解钟仪囚。

握手流涕古汴沟,生死骨肉我未瘳。众人见弃谁相休,累然独处空山幽。

忽闻剥啄师唤我,洒扫茅堂三日留。行行吴越有旧隐,明年当泛西湖舟。

赠言乃是朋友义,敢效儿女空绸缪。夜光明月宜自收,虎文豹缬非身谋。

苏过

(1072—1124)眉州眉山人,字叔党,号斜川居士。苏轼子。以荫任右承务郎。轼帅定武、谪岭南,唯过随行奉侍。徽宗建中靖国元年,轼卒,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,遂家颍昌小斜川,因以为号。历监太原府税,知郾城县,晚年权通判中山府。能文,善书画,人称“小坡”。有《斜川集》。 ...

苏过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嘐嘐嗟断金,悠悠结同心。同心苟不固,胶漆亦未深。

杯酒出肺腑,按剑起知音。朝为鱼水欢,暮为商与参。

()
潘光祖

留台掌后大司徒,六府修明五典敷。弘济艰难承运泰,坐筹部伍息庚呼。

姬公未是明农日,疏传先怀止足图。人望九章嗟信宿,驾还三径理荒芜。

()

四十里城花发时,锦囊高下照坤维。
虽妆蜀国三秋色,难入豳风七月诗。

()

御柳梢头晚不风,官梅面上雪都融。

如何阊阖新春夜,顿有芙蕖满眼红。

()

乡闾扶杖久,早岁誉兵间。谁信白头叟,能柔赤脚蛮。

人言劳不报,公有道能閒。似是英雄骨,埋名向此山。

()

朝渡雅隆江,浮梁乃舟造。山谷为我庐,又入西南奥。

深林蔽天日,人迹真罕到。凛冽刺毛骨,猬缩马牛踔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