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云剪叶,低护黄金屑。占断花中声誉,香与韵、两清洁。
胜绝,君听说。是他来处别。试看仙衣犹带,金庭露、玉阶月。
霜天晓角·桂花。宋代。谢懋。 绿云剪叶,低护黄金屑。占断花中声誉,香与韵、两清洁。胜绝,君听说。是他来处别。试看仙衣犹带,金庭露、玉阶月。
桂树的绿叶青翠欲滴,仿佛是用碧云剪裁出来的,青青的叶片低垂着,保护着它那像金子碎屑一样的黄色花朵。它独占了花中的美誉,无论是它那优雅的气质还是幽郁的香气,两样都称得上是花中的极品,无谁能比。桂花已达到了无法再圣洁的程度,你若不信就听我说说它非同一般的来处。你抬头望望天上那轮皎洁的月光,嫦娥轻逸地把长袖挥舞,白玉做成的台阶映射着银色的光辉,金碧辉煌的宫殿沐浴着一层甘露。那就是月宫,桂花就在那里生长。
绿云剪叶:指翠绿的桂叶仿佛云朵裁剪而成。
黄金屑:桂花的金黄色花蕊。
占断:占尽。
清洁:形容桂花品性的高洁。
仙衣犹带,金庭露,玉阶月:指桂花乃天上仙树,带着月宫的玉露和光芒。
这是一首咏桂花的咏物词。但在词中,作者借物寓怀,陈义甚高。上片,写桂花的形象与高洁的气质。“绿云剪叶,低护黄金屑。”描绘桂花枝叶的形状,花的色泽,写出了桂花与其他花卉的不同。“占断花中声誉”,它占尽了花中的声名,为什么呢?“香与韵、两清洁”。两句话,六个字,道尽了桂花的佳处。可谓知其要者,一言而终。历来咏桂花的诗词不少,唐宋之问《灵隐寺》诗:“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。”又,《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氐村作》诗:“桂香多露裛,石响细泉回。”咏桂花之香。刘禹锡《答乐天所寄咏怀目释其枯树之叹》:“莫羡三春桃与李,桂花成实向秋容。”赞美桂花果实之美。苏轼诗:“江云漠漠桂花湿,梅雨翛翛荔子然。”然,同燃,形容荔枝色红如火。李清照《鹧鸪天·桂花》:“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。”都是称颂桂花的花色之美。然而,谢懋的“香与韵,两清洁。”却言简意赅,一语道破了桂花的佳妙之处。下片抒情。过片处“胜绝,君听说”。承上片趣旨,极度赞美桂花的绝佳。“试看仙衣犹带,金庭露、玉阶月。”相传月中有一棵桂树,诗人常用月光皎洁,桂枝飘香,形容秋夜景致。金庭、玉阶,都是天宫的庭院。这里用“玉阶月”结束全篇。正如过片所说的:“胜绝”!
谢懋,字勉仲,号静寄居士,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工乐府,闻名于当时。卒于孝宗末年。有《静寄居士乐府》二卷,不传;今有赵万里辑本,存词十四首。 ...
谢懋。 谢懋,字勉仲,号静寄居士,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工乐府,闻名于当时。卒于孝宗末年。有《静寄居士乐府》二卷,不传;今有赵万里辑本,存词十四首。
垤鹳。明代。守仁。 垤鹳何翩翩,颇与鹤同类。秦人罗致之,怜爱无不至。固无警露姿,实有乘轩贵。羽毛已鲜泽,习性亦骄恣。秦人既鹤呼,鹳亦鹤自谓。忽逢浮丘伯,借之乘谒帝。长鸣玉陛前,帝怪鹳音异。敕令击杀之,下充膳夫馈。浮丘报秦人,秦人方自愧。为诫畜禽家,畜禽辩真伪。
寄周令公。明代。王夫之。 湘波一尺阻东西,湘草湘烟入望迷。碧海相看消镜雪,丹经何术炼银泥。归舟吴越迎歌扇,潭水沧浪废杖藜。问讯绥山桃几熟,飞花好寄五陵溪。
丁寓田家有赠。唐代。王维。 君心尚栖隐,久欲傍归路。在朝每为言,解印果成趣。晨鸡鸣邻里,群动从所务。农夫行饷田,闺妾起缝素。开轩御衣服,散帙理章句。时吟招隐诗,或制闲居赋。新晴望郊郭,日映桑榆暮。阴昼小苑城,微明渭川树。揆予宅闾井,幽赏何由屡。道存终不忘,迹异难相遇。此时惜离别,再来芳菲度。
赠维扬故人。唐代。徐铉。 东京少长认维桑,书剑谁教入帝乡。一事无成空放逐,故人相见重凄凉。楼台寂寞官河晚,人物稀疏驿路长。莫怪临风惆怅久,十年春色忆维扬。
清晖圣趣,一抹风光好。梦堕玲珑玉峰老。想山庄、红藕染遍前汀,香密处、酝酿诗情多少。
主人今健者,自拭缥题,时复裁冰写孤抱。似向画图中,商略烟云,描摩出、田居新稿。
洞仙歌·迂翁年丈属题王石谷田居图,图为龚蘅圃侍御作。近现代。袁荣法。 清晖圣趣,一抹风光好。梦堕玲珑玉峰老。想山庄、红藕染遍前汀,香密处、酝酿诗情多少。主人今健者,自拭缥题,时复裁冰写孤抱。似向画图中,商略烟云,描摩出、田居新稿。也著个、茅庵傍西畴,倘容我其间,伴公吟啸。